CPVC17分会场日程
第十七届中国光伏学术大会(CPVC17)将于2017年8月29日-9月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大会官网:www.cpvc.org.cn)!致力于光伏科学与技术和应用的学术交流,大会分设“晶体硅材料及太阳电池”、“薄膜材料和太阳电池”、“新型和聚光太阳电池及材料”、“太阳电池组件、辅材及工艺装备”、“光伏系统及并网技术”、“光伏标准、检测认证、政策及市场”六大分会场进行交流研讨。
本次大会受到了来自业界空前的关注和支持,共收到来自近100家投稿单位的论文超过320篇!经过大会组委会长达20天严谨的审稿,目前所有论文均评审完毕,录用通知已通过邮件发送至作者。在看到分会场日程之前简单分享几点作者注意事项:
1.关于优秀论文奖:CPVC17的评奖委员会将从所有投稿论文中评选出约10%的优秀论文推荐至国内太阳能领域核心期刊《太阳能学报》出版发表,其中张贴(Poster)报告和口头(Oral)报告的优秀论文比例均为10%。
2.口头(Oral)报告作者需准备:报告PPT,发言时长请以分会场日程为准。大会评奖委员会和分会场主席将根据现场交流情况择优推选优秀论文,如作者未到场作报告则取消评选优秀论文资格。
3.张贴(Poster)报告作者需准备:报告海报,需注意以下几点:
(1)大会为每篇论文提供的展示空间为1m(宽)*1.2m(高),建议使用A0尺寸(841mm×1189mm)或小于1m(宽)*1.2m(高)的其他尺寸海报;
(2)内容可以在长摘要基础上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并注意文字大小等排版格式满足现场观看需求。
(3)大会将在展架上标注分会场编号和张贴论文编号,请您于2017年8月30日前按编号自行张贴海报,并于会期(2017年8月31日-9月1日)进行自由展示或交流。
(4)作者需在日程中所示集中时段到场与参会者进行交流,届时大会评奖委员会和分会场主席将根据现场交流情况择优推选优秀论文,如作者未到场将取消评选优秀论文资格。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各分会场日程吧:(含所有口头报告与张贴报告)
第一分会场晶体硅材料及太阳电池 | |
8月30日星期三下午(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楼 一层 109会议室) | |
主持人:杨德仁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 副主任/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任 汪雷,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研究员 | |
13:30-13:50 | 邀请报告: High Efficiency and Cost Effective Mono Wafer |
谢天(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13:50-14:03 | 251 硅烷法棒状多晶硅工艺控制浅析 |
姜海明(内蒙古神舟硅业有限责任公司) | |
14:03-14:16 | 228 国产电子级多晶硅料与进口产品性能对比 |
原帅(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 |
14:16-14:29 | 250 多晶硅彩芯产生机理及控制措施 |
吴锋(内蒙古神舟硅业有限责任公司) | |
14:29-14:42 | 277 调控温度梯度对多晶硅感应熔炼除杂效果的影响 |
王孟磊(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14:42-14:55 | 138 直拉法单晶硅棒快速收尾工艺研究 |
郭凯(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
14:55-15:08 | 118 铸造更适合金刚线切割的多晶硅锭 常传波(扬州荣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15:08-15:21 | 23 多晶铸锭炉热场结构对硅锭中杂质分布的影响 孟庆超(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15:21-15:41 | 邀请报告:英利熊猫双面电池工业技术研究及应用 李锋(光伏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15:41-15:54 | 169 聚合物薄膜用作IBC太阳能电池正面钝化减反双功能层 葛坤鹏(河北大学) |
15:54-16:07 | 168 聚合物钝化硅表面稳定性问题 陈剑辉 (河北大学) |
16:07-16:20 | 157 多主栅电池片串联电阻研究 王勇(连云港神舟新能源有限公司) |
16:20-16:33 | 59 平面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光电性能调节 任千尚(南开大学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 |
16:33-16:46 | 16 22%以上效率低成本双面IBC电池技术研究 王子谦(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16:46-17:00 | 21N型太阳电池选择性背场工艺研究 |
刘大伟(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
17:00-18:00 | 张贴报告交流(内蒙古大学 研究生楼 展厅) |
| 67 类单晶接缝形变与位错关系研究 |
王全志(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 |
343 多晶硅片表面雾化制绒技术研究 | |
刘友博(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 |
306 原子层沉积氧化铝薄膜对晶体硅钝化效果的光致增强效应 | |
谢猛(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 |
211 晶体硅电池光致衰减效应研究综述 | |
郑雄(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
25 N型单晶电池注入退火工艺研究 | |
马红娜(光伏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
66 电位诱导衰减(PID)中强电场引发Si/SiNx界面的破坏 | |
贾晓洁(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
195 溶液法低温制备聚合物硅表面抗反射钝化层 | |
吕明智 (兰州大学) | |
288 热施主对晶体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 |
李继阳(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 |
8月31日星期四下午(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楼 一层 109会议室) | |
主持人:沈辉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 副主任/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所长及教授 梁宗存 顺德中山大学太阳能研究院/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 教授 | |
13:30-13:50 | 邀请报告:金刚石切割多晶硅片湿法制绒问题本质与几种解决方案 |
周浪(南昌大学光伏研究院) | |
13:50-14:03 | 281 金刚线切割多晶硅金属铜纳米颗粒催化可控制绒研究 |
李绍元(昆明理工大学) | |
14:03-14:16 | 141 金刚线切割多晶硅片的MACE法制绒工艺探究 |
洪志浩 (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 | |
14:16-14:29 | 286 批产效率20%以上湿法MACE黑硅产业化技术研究 |
汪建强(上海神舟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
14:29-14:42 | 12 湿法黑硅太阳电池工艺研究 |
徐卓(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
14:42-14:55 | 289 工业级PERC双面电池数值模拟与产业化研究 吴伟梁(上海神舟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14:55-15:15 | 邀请报告:Progress in Research on 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s |
沈文忠(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 | |
15:15-15:28 | 271 低成本多晶硅双面PERC电池技术研究 |
陈文浩(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15:28-15:41 | 44 掺硼p型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光衰及复原规律的研究 |
叶家兴(中山大学太阳能研究所) | |
15:41-15:54 | 11 磷离子注入技术在n-PERT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
郎芳(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
15:54-16:07 | 355 多晶背钝化太阳电池中的光衰减性质及解决方案 |
陈鹏(杭州晶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16:07-16:20 | 356 陶瓷辊道式太阳电池烧结退火炉的开发及其应用研究 袁向东(北京金晟阳光科技有限公司) |
16:20-16:33 | 26 21.5%以上效率Panda-TOPCon双面电池技术研究 翟金叶(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光伏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16:33-16:46 | 197 原子层沉积构建高质量p-Si/TiO2异质结电极及机理探究 李慧敏(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
16:46-17:00 | 148 Study the incubation period for ALD oxide on different substrates 邓万玉(天津大学) |
17:00-18:00 | 张贴报告交流(内蒙古大学 研究生楼 展厅) |
| 13 基于离子注入的太阳能光伏技术研究 |
史金超(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
17 晶体硅太阳电池发射极工艺研究 | |
王英超(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
137 N型双面电池离子注入工艺研究 | |
李拯宇(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
365 MoOx/n-Si/TiOx双异质结太阳电池器件特性研究 潘光有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 | |
14 太阳能电池硼扩散工艺研究 张伟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
15 单晶PERC电池背表面工艺研究 王红芳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
9月1日星期五下午(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楼 一层 109会议室) | |
主持人:待定 | |
13:30-13:45 | 344:WO3硅基异质结太阳电池衰减效应研究 |
姚志荣(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 | |
13:45-14:00 | 322 等离子体增强和热丝化学气相沉积非晶硅钝化层的差异 |
张丽平(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 | |
14:00-14:15 | 316 ZnO、SnO2作为硅太阳电池背场层研究 |
丁江楠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学院) | |
14:15-14:30 | 292 氧化钨金属多层膜/n-Si太阳电池的背场材料研究 |
林文杰(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 | |
14:30-14:45 | 354 新型硅基异质结电池设计 蔡伦(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 |
14:45-15:00 | 290 氧化钒金属多层膜背接触晶体硅太阳电池 |
林文杰(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 | |
15:00-15:15 | 254 N型掺杂非晶硅的制备及其在异质结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
陈仁芳(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
15:15-15:30 | 253 Preparation of ZnS thin films and ZnS/p-Si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s |
Qiu Kaifu(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 | |
15:30-15:45 | 239 SHJ太阳电池叠层减反结构及光电性能研究 |
周杰(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
15:45-16:00 | 222 NiO:Cu/c-Si(n)异质结电池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杨学良(南开大学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 | |
16:00-16:15 | 高效硅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TCO薄膜研究 |
何永才(北京工业大学) | |
16:30-17:00 | 第十七届中国光伏学术大会闭幕式及优秀论文颁奖 |
第二分会场薄膜材料与太阳电池
8月30日星期三下午(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楼1层 106会议室) | |
主持人:魏苏淮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教授 | |
时间 | 题目和报告人 |
13:30--13:55 | 邀请报告:技术升级、降低成本和扩大应用 ---进一步提高碲化鎘簿膜太阳电池技术产业化水平 吴选之——龙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13:55--14:10 | 351-碲化镉多晶薄膜太阳电池的界面钝化 张静全——四川大学 |
14:10--14:25 | 204-碲化镉薄膜微观结构与电输运研究 李创——四川大学 |
14:25--14:40 | 55-Comparative study of GaAs and CdTe solar cell performance under low-intensity light irradiance 李强——中国科技大学 |
14:40--14:55 | 203-利用阻抗谱研究CdCl2退火对多晶CdTe薄膜电学性质的影响 陈刚——四川大学 |
14:55--15:10 | 170-蒸汽输运法沉积CdTe薄膜的温度过程的研究 李康——四川大学 |
15:10--15:20 | 休息 |
主持人:孙云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光电子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 ||
15:20--15:45 | 邀请报告:First-principles Study of Defect Control in Thin-film Photovoltaic Materials 魏苏淮——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 |
15:45--16:00 | 349-溶液法构造V型梯度带隙改善Cu(In,Ga)(S,Se)2薄膜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 樊青苗——河南大学 | |
16:00--16:15 | 243-MoO3背界面层在低温超薄Cu(In,Ga)Se2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刘洋——南开大学 | |
16:15--16:30 | 207-铜铟镓硒太阳电池载流子复合机制研究 欧阳良奇——清华大学 | |
16:30--16:45 | 224-脉冲电沉积Cu/In/Ga金属预制层硒化制备CIGSe薄膜的研究 毕金莲——南开大学 | |
16:45--17:00 | 187-硒源气氛退火下掺杂Sb2S3提高CIGS薄膜晶粒尺寸的研究 张冷——清华大学 | |
17:00-18:00 | 张贴报告(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楼展厅) 352-空气中水溶液法制备Cu2ZnSn(S,Se)4太阳能电池材料 卢海洋——河南大学 342-非肼溶液法制备高性能铜锌锡硫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及性能优化 符俊杰——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326-预制层结构对后硒化法制备CIGS元素分布及器件性能的影响 李建军——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 295-pH值对CdS薄膜性能及生长方式的影响研究 张林泉——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 247-液相法制备CZTSSe薄膜及性质研究 吕笑公——内蒙古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46-低毒溶液法制备CZTSSe薄膜及性质研究 李静——内蒙古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08-基于气态硒化法的铜铟镓硒太阳电池制备 欧阳良琦——清华大学 205-硒化温度对铜锌锡硒薄膜性能的影响 魏要伟——清华大学 201-退火气氛对铜锌锡硒电池性能的影响 魏要伟——清华大学 196-低温下制备大晶粒CIGS薄膜的研究 张冷——清华大学 193-分层硒化退火提高CIGS晶粒尺寸 彭孝——清华大学 191-富铜CIGS中CuxSe相的存在与控制 彭孝——清华大学 181-CIGSeS太阳电池表面硫化对太阳电池改性研究 吕循岩——清华大学 132-H-AZO薄膜光电性能热稳定性的研究 李乐——郑州大学 130-化学水浴法制备太阳电池 ZnS 薄膜材料的研究 蓝东圣——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 121-Ti掺杂CZTS半导体薄膜的研究 郭华飞——常州大学 39-碳掺杂提高Cu2(Zn,Cd)Sn(S,Se)4太阳电池背电极接触及转换效率 姚斌——吉林大学 202-低倍聚光CdTe薄膜太阳电池的IV特性研究 王帅——四川大学 140-CuxTe薄膜的性质及其在CdTe太阳电池上的应用 杜圣——四川大学太阳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 97-Cu/Au背接触层对CdTe薄膜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方晓慧——四川大学 57-CdTe thin film solar cells fabricated with CuO as a buffer layer in the back contact Tariq Masoo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34-具有减反作用的玻璃为基板的非晶硅薄膜电池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姜叶芳——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93-基于SnO2:F衬底的单结非晶硅太阳电池p型掺杂层优化研究 任宁宇——内蒙古大学 131-前电极对硅纳米线/PEDOT:PSS太阳电池性能影响研究 曾湘波——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58-周期纳米阵列远场和近场光电特性及光吸收增益性能研究 仝玉鹏——南开大学 | |
8月31日星期四下午(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楼1层 106会议室) | ||
主持人:洪瑞江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
| |
时间 | 题目和报告人 |
|
13:30--13:55 | 邀请报告:喷墨打印技术在制备高效率太阳电池领域的应用 林显忠——中山大学 |
|
13:55--14:10 | 321-表面处理对CZTSSe太阳电池性能影响 栾红梅——吉林大学 |
|
14:10--14:25 | 276-化学沉积Ag薄膜后硒化制备(AgxCu1-x)ZTSe太阳电池 王东潇——南开大学 |
|
14:25--14:40 | 252-Enhanced performance of Cu2ZnSnS4 thin-film solar cells by Cd2+ substitution 刘利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
14:40--14:55 | 245-基于CZTS单晶颗粒研究铜锌替位缺陷的影响机制 张军——岭南师范学院 |
|
14:55--15:10 | 198-二步法沉积CdS制备10%效率的铜锌锡硫硒太阳电池 魏要伟——清华大学 |
|
15:10--15:20 | 休息 |
|
主持人:冯良桓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
15:20--15:45 | 邀请报告:CZTSe/Zn(O,S)异质结调控及太阳电池 张毅——南开大学 |
15:45--16:00 | 180-Cd掺杂的铜锌锡硒太阳电池 孙汝军——清华大学 |
16:00--16:15 | 99-具有较高空穴迁移率的p型Ag2ZnSnS4薄膜的制备 吴昌昊——常州大学 |
16:15--16:30 | 282-Interface Band Bending and Defects Eliminating Engineering for Ag-graded (Cu,Ag)2ZnSn(S,Se)4 Solar Cells 武四新——河南大学 |
16:30--16:45 | 223-溅射功率对Zn(O,S)及其CIGS太阳电池特性的影响 范玉——南开大学 |
16:45--17:00 | 177-铜锌锡硫预制膜的硒化及其光伏性能 孙汝军——清华大学 |
9月1日星期五下午(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楼1层 106会议室) | |
主持人:武莉莉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能源系副系主任 | |
时间 | 题目和报告人 |
13:30--13:55 | 邀请报告:太阳电池界面输运机理 廖显伯——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13:55--14:20 | 邀请报告:高转换效率新结构CdTe薄膜太阳电池制备研究 王德亮——中国科技大学 |
14:20--14:35 | 109-不同窗口层结构的碲化镉太阳电池的量子效率研究 杨顺——四川大学 |
14:35--14:50 | 206-基于磁控溅射法的表面高Ga含量铜铟镓硒吸收层制备 欧阳良奇——清华大学 |
14:50--15:05 | 185-无硒源气氛退火下温度对CIGS薄膜及电池性能的影响 张冷——清华大学 |
15:05--15:15 休息
第二节主持人:廖显伯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 | |
15:15--15:30 | 274-调节Mo背电极表面形貌控制MoSe2厚度的研究 高守帅——南开大学 |
15:30--15:45 | 76-单结非晶硅太阳电池p型掺杂层界面势垒调控研究 李天天——南开大学 |
15:45--16:00 | 54-Substrate Effect on Ultra-Thin Hydrogenated Amorphous Silicon Solar Cells 方家——南开大学 |
16:00--16:15 | 241-化学水浴法中采用不同镉源制备的CdS薄膜性质研究 王宪——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16:15--16:30 | 27-铪掺杂氧化铟透明导电薄膜初步研究 王光红——中科院电工所 |
16:30-17:30 | 大会优秀论文颁奖和闭幕式 |
第三分会场 新型和聚光太阳电池及材料 | |
8月30日 星期三 下午(内蒙古大学 研究生楼 2层208会议室) | |
主持人:戴松元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院长 | |
13:30-13:50 | C-128邀请报告:高效率高稳定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制备 |
徐保民(南方科技大学) | |
13:50-14:00 | C-20高效率反式平面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
朱瑞(北京大学) | |
14:00-14:10 | C-337空间用高效正向失配三结太阳电池 |
张启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 |
14:10-14:20 | C-315钙钛矿/晶体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光学模拟 |
杨周(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14:20-14:30 | C-7良性溶剂工程制备高效混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卜童乐,钟杰,黄福志,程一兵(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
14:30-14:40 | C-9高效钙钛矿-非富勒烯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
韩长峰(北京交通大学) | |
14:40-14:50 | C-312 PEDOT:PSS薄膜厚度和导电性对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影响 |
刘明,刘丰珍(中国科学院大学) | |
14:50-15:00 | C-266低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赵奎(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15:00-15:10 | 休息 |
主持人:徐保民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讲座教授 | |
15:10-15:30 | 邀请报告:Effici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s |
王鸣奎(华中科技大学) | |
15:30-15:40 | C-214基于Cd2SnO4透明导电膜的钙钛矿太阳电池研究 |
刘东,郝霞,任胜强,马枭,刘才,武莉莉,李卫,张静全,冯良桓(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15:40-15:50 | C-336 高效柔性砷化镓薄膜太阳电池 |
王赫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 |
15:50-16:00 | C-235 MAI-PbI2-DMSO到MAPbI3的结晶反应及其对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 |
韦小庆,刘正新(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
16:00-16:10 | C-65钙钛矿/硅异质结叠层太阳电池中光的优化分配 |
姚鑫(南开大学光电子所) | |
16:10-16:20 | C-260 不同结晶度TiO2与钙钛矿电池性能的关联研究 |
闫俊青(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16:20-16:30 | C-171小分子三芳胺类空穴传输材料的结构对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
刘雪朋,孔凡太(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戴松元(华北电力大学) | |
16:30-16:40 | C-242磁控溅射掺镁氧化镍应用于高效率、大面积钙钛矿太阳电池 |
李贵君(深圳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郭海成(香港科技大学) | |
16:40-16:50 | C-221超声喷涂法制备钙钛矿-纳米锗颗粒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电池 |
李正龙,倪牮,李昶,杜阳阳,张帅源,蔡宏琨,李娟,张建军(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系) | |
16:50-17:00 | C-226 ALD技术生长太阳电池用ZnO:Al2O3薄膜的研究 |
陈新亮,陈莉,周忠信,赵颖,张晓丹(南开大学光电子所) | |
17:00-18:00 | 张贴报告交流(内蒙古大学 研究生楼 展厅) |
| NO.56双界面修饰获得高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的半透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 薛启帆 (华南理工大学) |
| NO.79PVDF-HFP添加剂增强可见光半透明钙钛矿薄膜的光伏性能 |
| 陆永婷(常州大学) |
| NO.100氨气流量对富硅SiNx薄膜结构及其光学特性的影响 |
| 谷鑫(内蒙古师范大学) |
NO.114 Ag纳米颗粒对不同体系钙钛矿光电探测器的影响研究 | |
于晓琳,许佳,姚建曦,戴松元 (华北电力大学) | |
NO.116气相辅助溶液法中反应气氛对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影响研究 | |
陈卉,许佳,姚建曦,戴松元 (华北电力大学) | |
NO.120 Anti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 for sequential deposition fabricating Carbon-based Fully-inorganic Perovskite Solar Cells | |
DingXihong,Zhu Jun, Dai Songyuan(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 |
NO.126低温制备高效且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
刘畅,佘苏扬,徐保民 (南方科技大学) | |
NO.136 Easily Accessible Dopant-Free Hole-Transporting Polymers for Highly Efficient and Air-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 |
张罗正,徐保民 (南方科技大学) | |
NO.145120 mm CH3NH3PbI3钙钛矿单晶及单晶薄片制备及可行性应用 | |
Liu YuchengLiu,Zhou Yang, Liu Shengzhong(陕西师范大学) | |
NO.147二维层状钙钛矿材料的制备及光电性能研究 | |
Jiang Jun, Jiaxuguang, Yuan ningyi(常州大学) | |
NO.210锡酸镉透明导电氧化物在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 |
贾恩东(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
NO.216 ZnTe基中间带材料的离子注入研究 | |
秦秦楚(四川大学) | |
NO.232磁控溅射制备CuGaS2: Ti薄膜及其光吸收的研究 | |
范文亮,王延来(内蒙古大学) | |
NO.236磁控溅射制备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生长TiO2阻挡层 | |
金志欣(内蒙古大学) | |
NO.259纳米氧化锌薄膜的制备及其光伏器件上的应用 王大鹏,刘生忠(陕西师范大学) | |
NO.264 溶液法制备Nb:SnO2作为高效平面钙钛矿电池的电子传输层 | |
任小东,杨栋,杨周,刘生忠(陕西师范大学) | |
NO.268 ITIC表面改性,协同电子传输层,实现平面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超过20% | |
姜杰轩 (陕西师范大学) | |
NO.279能量下转CsPbCl3:Mn量子点,用于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和稳定性 | |
王倩,白东良(陕西师范大学) | |
NO.302连续旋涂法制备MAPbI1-xClx薄膜工艺研究 | |
刘晓丹,秦艳丽(内蒙古大学) | |
NO.311 DMSO处理PEDOT:PSS空穴传输层增强钙钛矿电池光电性能 | |
秦梓伦,黄迪,赵谡玲,徐征,宋丹丹,乔泊(北京交通大学) | |
NO.314刮涂法调控钙钛矿薄膜形貌及其应用 | |
李剑波,刘渝城,赵奎,刘生忠(陕西师范大学) | |
NO.324不同的退火方式对钙钛矿薄膜形貌的影响 | |
吴雅罕(华北电力大学),潘旭(中国科学院),戴松元(华北电力大学) | |
NO.329多元醇热注入法制备Sb2Se3纳米棒及光电性质研究 | |
满敬,武文,刘彩池,刘辉(河北工业大学) | |
NO.350 Ce掺杂TiO2薄膜的制备及在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 |
张克智(常州大学) | |
8月31日 星期四 下午(内蒙古大学 研究生楼 2层208会议室) | |
主持人:王鸣奎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 |
13:30-13:50 | 邀请报告: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Perovskite/Silicon-Heterojunction Tandem Solar cells |
张晓丹(南开大学) | |
13:50-14:00 | C-144磁控溅射法制备Sb/Ni复合薄膜及其性质研究 |
刘晓兰,黎兵(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14:00-14:10 | C-8能量非均匀分布在有机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 |
祝熙翔(北京交通大学) | |
14:10-14:20 | C-172钙钛矿太阳电池电化学阻抗分析与研究 |
潘武淳(河海大学) | |
14:20-14:30 | C-62增强超薄钙钛矿光吸收的研究 |
石标(南开大学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 | |
14:30-14:40 | C-139基于NiO空穴传输与光透层的反式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调控 |
何祝兵,陈伟,易婷婷(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 |
14:40-14:50 | C-53原子层沉积二氧化钛薄膜对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
郭升(南开大学) | |
14:50-15:00 | C-103简易甲胺乙醇混合气体后处理修复钙钛矿薄膜 |
江亚晓,陈永生(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 |
15:00-15:10 | 休息 |
主持人:张晓丹 南开大学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 | |
15:10-15:30 | C-61邀请报告: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调控研究 |
叶轩立(华南理工大学) | |
15:30-15:40 | C-101(FAPbI3)1-x(MAPbBr3)x混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与其特性之研究 |
李冠霖,陈隆建,黄俊凯(台北科技大学光电工程系) | |
15:40-15:50 | C-80高效率平板结构无铅/少铅钙钛矿太阳电池 |
范建东,刘冲,李闻哲,麦耀华(暨南大学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 |
15:50-16:00 | C-68基于SnO2的高效平面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蒋琦,王鹏阳,游经碧(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 |
16:00-16:10 | C-102低温制备钙钛矿层及在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
陈永生,杨仕娥,涂丽敏,江亚晓,李海涛(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 |
16:10-16:20 | C-133空气中刮涂制备钙钛矿薄膜的结晶特性 |
孔伟光,王国良,郑继明,徐保民,程春(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 |
16:20-16:30 | C-63平面型钙钛矿太阳电池中Cl的作用 |
范琳(南开大学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 | |
16:30-16:40 | C-104温度调控钙钛矿薄膜结晶及电子传输过程 |
任英科,朱俊,戴松元(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
16:40-16:50 | C-213宽禁带II-VI族中间带太阳电池的离子注入制备研究 |
刘才,唐楠,胡启民,秦楚,任翱博,李卫,张静全,武莉莉,冯良桓(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16:50-17:00 | NO.160 Si/MoS2异质结的调制掺杂及光伏特性研究 |
张瑜,张彬,从日东,于威(河北大学) | |
17:00-18:00 | 张贴报告交流(内蒙古大学 研究生楼 展厅) |
| NO.40二维材料在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
| 刘治科(陕西师范大学) |
| NO.78 P-Cu2O薄膜的制备与研究 |
| 李海涛,陈永生(郑州大学) |
NO.96 Surface-Engineered Ionic Liquid Integrated into PEDOT: PSS Hole Transport Layer for High Performanc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Zhou Xianyong,XuBaomin,(南方科技大学) | |
NO.108基于芴基团的新型钙钛矿电池空穴传输层材料及器件应用研究 | |
张 婧,袁宁一,丁建宁(常州大学) | |
NO.115卤素/拟卤素混合铅源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研究 | |
张少朋,许佳,姚建曦,戴松元 (华北电力大学) | |
NO.119基于多孔钙钛矿薄膜的碳基无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太阳电池研究 | |
| 董洁,许佳,姚建曦,戴松元 (华北电力大学) |
NO.123基于碳电极的平板结构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研究 于玮琦,许佳,姚建曦,戴松元 (华北电力大学) | |
NO.127 CsPbI3 Quantum Dots–enhanced Perovskite Solar Cell Performance | |
刘畅,胡曼曼,程春,徐保民 (南方科技大学) | |
NO.143 Ink-Jet Printing of Organic-Inorganic Mixed Halide Perovskite Films | |
张丽华(南方科技大学) | |
NO.149 溶液法制备FeCo2S4对电极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
印杰,王育乔(东南大学) | |
NO.163 Fabrication of Large Scale PSCs via Fully Blade Coating under Air Ambient | |
胡杭,徐保民,高集舒(南方科技大学) | |
NO.212基于InGaAs/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叠层的仿真 | |
杜幸芝,唐涛,刘一鸣 ( 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周航(北京大学) | |
NO.220 Preparation and Photo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of M-CuGaS2 (M=Ti, Cr) Quaternary Nanocrystal Powder | |
易友建,王利刚 (内蒙古大学) | |
NO.234 Zn掺杂CuGaS2: Ti薄膜的光学带隙影响 | |
李庆岩,王延来(内蒙古大学) | |
NO.248CH3NH3PbI3薄膜旋涂工艺对稳定性影响 | |
张廷嘉, 李晓果, 付强, 朱成军(内蒙古大学) | |
NO.263基于钝化晶界缺陷法实现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 |
牛天启(陕西师范大学) | |
NO.267磁场辅助提高CH3NH3PbI3钙钛矿薄膜质量 | |
王昊旭 (陕西师范大学) | |
NO.272基于无机钙钛矿CsPbCl3纳米晶体的高性能透明紫外光电探测器 | |
张静茹(陕西师范大学) | |
NO.285TiO2/Sb2S3平面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研究 | |
袁胜杰,邓辉 ,宋海胜(华中科技大学) | |
NO.304 高质量钙钛矿单晶 | |
姚准(陕西师范大学) | |
NO.313A strategy for High-performance Polymer Solar Cells with Thick Active Layer approach 11% using Synergistic Additives | |
赵蛟,宋丹丹,乔泊,徐征,赵谡玲 (北京交通大学) | |
NO.317基于疏水表面生长的高质量钙钛矿薄膜 | |
李杨,徐征,赵谡玲,宋丹丹,乔泊(北京交通大学) | |
NO.328硒化锑纳米棒的尺寸调控及光电性质研究 | |
武文,郝秋艳,刘辉 ,刘彩池(河北工业大学) | |
NO.339低温Nb掺杂TiO2提高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 |
殷冠南 (陕西师范大学) |
9月1日 星期五 下午(内蒙古大学 研究生楼 2层208会议室) | |
主持人:潘旭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所新能源中心 主任 | |
13:30-13:50 | 邀请报告:第三代太阳电池 |
丁黎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
13:50-14:00 | C-303基于低温掺杂异质结背场的PEDOT:PSS/SiNWs有机无机复合太阳电池 |
沈荣宗(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学院) | |
14:00-14:10 | C-42硅上外延III-V族化合物材料和器件的新进展 |
向贤碧,廖显伯(中国科学院 半导体研究所) | |
14:10-14:20 | C-37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中钙钛矿层形貌和厚度调控:甲胺碘浓度的作用 |
李跃龙,刘迪,赵颖,张晓丹(南开大学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 | |
14:20-14:30 | C-35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中载流子动力学研究综述 |
丁建宁,贾旭光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14:30-14:40 | C-52 CuSCN空穴传输层工艺对钙钛矿电池性能的影响 |
赵善真,张晓丹(南开大学) | |
14:40-14:50 | 休息 |
主持人:姚建曦 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 院长 | |
14:50-15:10 | C-112邀请报告:钙钛矿太阳电池中新材料的应用及其对稳定性的研究 |
潘旭((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
15:10-15:20 | C-51倒置平面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制备及关键工艺探索 |
刘琳,丁毅(南开大学) | |
15:20-15:30 | C-29柔性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性能优化研究: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
辛晨光,李跃龙,张晓丹,赵颖(南开大学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 | |
15:30-15:40 | C-262通过氯苯蒸汽退火提高CH3NH3PbI3钙钛矿薄膜质量 |
高斐,雷婕,王昊旭,刘生忠(陕西师范大学) | |
15:40-15:50 | C-106空气中全挂涂制备高性能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高集舒,胡杭,陈佳邦,王登,徐保民(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 |
15:50-16:00 | Low-cost Hole-Transport Materials for Effici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s |
于泽(大连理工大学) | |
16:10-16:30 | 休息 |
16:30-17:30 | 大会优秀论文颁奖和闭幕式 |
第四分会场光伏电池组件、辅材及工艺装备
8月 30 日星期三下午(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楼 1层108教室) | |
主持人:黄国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 西安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副所长 | |
13:30-13:50 | 邀请报告:D-172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team lead 高瑞(DSM) |
13:50-14:05 | D-18黑硅多晶组件性能研究 王辉(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14:05-14:20 | D-19不同环境下双面发电组件发电量分析 蒋京娜(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14:20-14:35 | D-36n型单面和双面晶体硅组件发电性能和发电增益对比 高兵(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14:35-14:50 | D-75360W超高功率N型双玻双面发电组件研究及应用 李亚彬(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14:50-15:05 | D-107半框轻型双玻组件的初步设计 温建军(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休息(15:05-15:15) | |
主持人:袁晓华东理工大学研究员 | |
15:15-15:35 | 邀请报告:D-56双面太阳电池组件测试技术及设备 黄国华(西安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
|
15:35-15:50 | D-156多主栅晶硅组件户外发电性能研究 王勇(连云港神舟新能源有限公司)
|
15:50-16:05 | D-341双面组件支架设计分析 薛小康(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
16:05-16:20 | D-167“百叶窗”-智能高效双面光伏组件与系统的研究 鲁贵林(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6:20-16:35 | D-176一种新型集成薄膜光伏彩钢板BIPV组件的研制 于化丛(上海质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16:35-16:50 | D-348双面组件背面不均匀辐照的影响 信德磊(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休息(16:50-17:00) | |
17:00-18:00张贴海报交流(地点: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楼展厅): No 217 p型双面电池组件产业化研究 苗林(国家电投集团西安太阳能有限公司) No150半片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试验、展望及性价比分析 夏俊杰(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No28镀膜光伏玻璃与太阳电池匹配性研究 左燕(国家电投集团西安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No32晶体硅双面电池组件的发电性能模拟 陈建国(苏州中康电力开发有限公司) No 215光伏系统的分布式优化研究 梁苏婷(中科院电工研究所) No175氟涂层与氟膜微观结构对光伏背板可靠性影响研究 林维红(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8月 31日星期四下午(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楼 1层108教室) | |
主持人:张臻河海大学副教授 | |
邀请报告: D-108光伏背板内层保护材料研究 张付特(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 |
13:50-14:05 | D-159不同安装方式对组件单位面积发电效率的影响 王勇(连云港神舟新能源有限公司) |
14:05-14:20 | D-347不同接线方式对单晶PERC组件LID的影响 朱强忠(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14:20-14:35 | D-278柔性衬底PET用双层自清洁减反射薄膜的设计与制备 黄晓旭(中山大学)
|
14:35-14:50 | D-161光伏组件不同应力下加速试验可靠性研究 王喜炜(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14:50-15:05 | D-151不同材料的单晶硅光伏组件紫外老化研究 王尚璇(国家太阳能光伏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休息(15:05-15:15) | |
主持人:叶晓军华东理工大学高级工程师 | |
15:15-15:35 | 邀请报告:D-169光伏组件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张臻(河海大学)
|
15:35-15:50 | D-353不同类型晶硅光伏组件在湿热环境下的性能研究 曾湘安(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15:50-16:05 | D-338子串级功率优化智能光伏组件热斑可靠性研究 吴明东(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16:05-16:20 | D-280MOS管接线盒可靠性研究 沈文杰(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6:20-16:35 | D-227 电池片级智能无热斑组件技术研究 冯天顺(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16:35-16:50 | D-340POE组件制程工艺问题研究 冯均(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休息(16:50-17:00) | |
17:00-18:00张贴海报交流(地点: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楼展厅): No 231 光谱分布差异对光伏组件输出性能的影响研究 刘志康(河海大学) No110封装材料对1500v光伏组件抗PID性能影响研究 朱笛笛(江苏辉伦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No111“光伏+”思维模式下的光伏电池应用发展研究 郭腾腾(云南师范大学) No200硅电池光伏组件局部电性能分析研究 吴军(河海大学) No 359光伏热斑形成机理分析及其消除方法探讨 韩培德(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No256疏水型纳米多孔SiO2减反射膜的制备及其催化机理研究 刘永生(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 | |
9月 1日星期五下午(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楼 1层108教室) | |
主持人:黄国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 西安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副所长 | |
13:30-13:50 | 邀请报告: D-103封装材料的物理特性对组件抗机械载荷能力的影响 周光大(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13:50-14:05 | D-98光伏组件EVA与玻璃粘接力失效分析与研究 杨燕(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14:05-14:20 | D-10压花焊带提升光伏组件功率研究 郑炯(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14:20-14:35 | D-230光伏组件用背板的可靠性研究 杨楚峰(苏州福斯特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
14:35-14:50 | D-218老旧组件 EVA 封装胶膜的老化研究 严欢(中山大学) |
14:50-15:05 | D-361光伏背板内层结构对组件性能的影响 王萌(上海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休息(15:05-15:15) | |
主持人:袁晓华东理工大学研究员 | |
15:15-15:35 | 邀请报告:D-232大型光伏电站中PID发生的规律研究 杨宏(西安交通大学)
|
15:35-15:50 | D-346不同IV测试方法对HIT组件测试结果的影响 信德磊(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15:50-16:05 | D-360太阳能光伏组件EVA脱层的探究分析 陈星妤(上海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休息(16:05-16:30) | |
16:30-17:30大会优秀论文颁奖和闭幕式 |
第五分会场光伏系统、并网及运维、智能电网技术、光伏系统检测及跟踪技术
8月30日星期三下午(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楼 2层 205会议室) | |
主持人:王一波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 | |
13:30-13:50 | 邀请报告:E-209 世界首个兆瓦级光伏水泵系统 刘祖明(云南师范大学) |
13:50-14:05 | E-50 光伏电池板故障特征和诊断方法研究 于坤(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14:05-14:20 | E-64 光伏异常老化组件对整个阵列影响研究 丁汉祥,丁坤等(河海大学) |
14:20-14:35 | E-70 光伏电站运维中灰尘性质及自清洁材料应用的研究 刘文佳,莫盛鹏等(北京莱恩创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14:35-14:50 | E-153 光伏组件安装方案参数化制定的研究分析 刘宇(连云港神舟新能源有限公司) |
14:50-15:05 | E-174 基于薄层理论的光伏组件运行热模型 吴洲华,沈辉(中山大学太阳能研究院) |
15:05-15:15 | 中间休息 |
主持人:刘祖明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云南卓业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 | |
15:15-15:35 | 邀请报告:E258 薄膜太阳能发电创新应用 赵昂(汉能控股集团) |
15:35-15:50 | E-122 实现无人机智能光伏运维 – 案例展示 (美国) 李鲁航,Lance.Li (Aerospec Technologies)
|
15:50-16:05 | E-16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光伏发电量预测研究 于文英,马新秀等(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 |
16:05-16:20 | E-179 双面光伏组件实际发电性能研究 陈荣荣,孙韵琳等(顺德中山大学太阳能研究院) |
16:20-16:35 | E-240 太阳能电站抗PID方法浅析 刘志刚,刘浩(上海质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16:35-16:50 | E320 双面双玻组件在平单轴跟踪系统的发电量研究 董功雨,徐建美等(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
16:50-17:00 | 休息 |
17:00-18:00 | 张贴报告交流(地点: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楼展厅) No 73 光伏电站组件串联数的优化设计 陈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No 105 基于最佳光伏组件容配比优化系统方案的研究 付明(华夏聚光(内蒙古)光伏电力有限公司) No 134 光伏板表面超级风刀除尘研究 杜小强(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 No 135 光伏板表面多级扩张腔高频气流清洁喷头设计研究 杜小强(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 No 142 光伏电站运维中生产及性能指标的分析与改进 刘辉(国电商都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 No 155 光伏电站典型年日总太阳辐射估算研究 孙娴(陕西省气候中心)杨娜 雷(陕西省气候中心) No158 气象因子对光伏发电量的影响效应分析 雷扬娜(陕西省气候中心) No 199 基于视角系数的双面组件阵列背面辐照模型的建立 黄国昆(河海大学) China No 269 基于单体锂电池的太阳能路灯控制器研究 张涛(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China No 273 基于太阳能的zigbee网络节点供电研究 孙荣霞(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No 308 光伏水泵群控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及稳定控制 陈彦丰(合肥工业大学) No310 集群光伏水泵系统的调度优化 刘鹏(合肥工业大学) |
8月31日星期四下午(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楼 2层 205会议室) | |
主持人:徐永邦东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 | |
13:30-13:50 | 邀请报告:光伏+”储能微网电站设计要点分析 董晓青河北能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13:50-14:05 | E-33 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概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焦晓雷(协鑫集团设计研究总院) |
14:05-14:20 | E-34 负荷差异对光伏微网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 于文英,沈毓龙等(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 |
14:20-14:35 | E-49 组件式光伏逆变系统研究 邹云飞(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14:35-14:50 | E-113 改进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研究 于文英,沈毓龙等(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 |
14:50-15:05 | E-173 光伏逆变器可靠性与其工作温度、输入功率相关研究 钱茜(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15:05-15:15 | 中间休息 |
主持人:赵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 |
15:15-15:30 | E-318 高渗透光伏配电网中储能应用于混合场景的容量配置和控制策略 周磊,茆美琴, (合肥工业大学)
|
15:30-15:45 | E-363面向微电网应用的多功能储能变流器的研究 王永超,董志然等北京科诺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5:45-16:00 | E-364 分布式光伏并网电压和功率因数协调控制策略 赵伟然、何国庆等,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16:00-16:15 | No 249 光伏逆变器并网接口电路谐振特性分析 吴文进,苏建徽(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
16:15-16:30 | No 323 基于电流时间尺度下光伏并网VSC接入点电压稳定分析与改善策略 茆美琴,胡杰(合肥工业大学)
|
16:30-16:45 | No333 光伏大规模接入时储能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经济性分析 茆美琴,王杨洋(合肥工业大学)
|
16:45-17:00 | No 335 大功率光伏并网系统电力电子变换/控制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茆美琴,陈强(合肥工业大学)
|
17:00-18:00 | 张贴论文交流(地点: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楼展厅) No47 基于改进差分演化算法的光伏电池MPPT算法研究 沈有国(青海黄河新能源系统集成工程有限公司) No72 水面漂浮光伏电站高性能钢筋混凝土浮箱研究 商长征(河北能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No166 水面波动对漂浮式光伏发电量影响研究 唐俊(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No 255 倾斜面辐照量与水平面辐照量的比较研究 马新秀(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 No 287 基于强化学习的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研究 孙荣霞(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No 300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设计要点 董晓青(河北能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No 301 储能技术在分布式光伏系统中的应用 郝延肇(河北能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9月1日星期五下午(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楼 2层 205会议室) | |
主持人:王斯成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副主任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 |
13:30-13:50 | 邀请报告:E178 并网光伏电站评价方法研究与实证分析 孙韵琳(顺德中山大学太阳能研究院) |
13:50-14:05 | E284 并网光伏电站子方阵设备布置优化研究 李宪(青海黄河新能源系统集成工程有限公司) |
14:05-14:20 | E283 储能用蓄电池技术参数研究 李晓峰(青海黄河新能源系统集成工程有限公司) |
14:20-14:35 | E297 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组件表面清洁的效益分析 刘仁中(奥特斯维能源太仓有限公司) |
14:35-14:50 | 贺艳(中山大学) |
14:50-15:00 | 中间休息 |
主持人:王士涛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 | |
15:00-15:20 | 邀请报告: E-45大幅降低双轴精确跟踪与聚光光伏成本的研究与应用 李杰吾 |
15:20-15:35 | E-31 平单轴跟踪系统动态性能分析 江晓瑞(华夏聚光(内蒙古)光伏电力有限公司) |
15:35-15:50 | E-117 基于单片机控制模式下双轴跟踪光伏系统设计与研究 杜立伟,刘祖明等(云南师范大学太阳能研究所) |
15:50-16:05 | E-229 大跨距跟踪系统在渔光互补中的应用 王士涛,周丹(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6:05-16:20 | E-38 光伏方阵不同运行方式下间距和占地计算的数学模型 王斯成(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 |
16:20-16:30 | 休息 |
16:30-17:30 | 大会优秀论文颁奖和闭幕式 |
第六分会场光伏标准、检测认证、政策及市场 | |
8月31日 星期四 下午(内蒙古大学 研究生楼 1层 107会议室) | |
主持人:肖鹏军CTC国检集团 副院长 | |
13:30-14:00 | 邀请报告:FI1 光伏组件能效评估技术研究进展 |
刘海涛(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
14:00-14:20 | F-189 温度及位置摆放对组件功率测试影响的研究 |
张可佳(国检集团 国家太阳能光伏(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
14:20-14:40 | F-152 双面光伏组件功率测试探讨 |
宋昊(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
14:40-15:00 | F-261 光伏电站技术评估要素 |
郭红波(保定中科新能源系统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
15:00-15:10 | 中间休息 |
15:10-15:30 | 特邀报告:FI2 PERC、N型 &HIT等高效太阳电池(组件)IV测试实验及结果分析 |
曲健(北京德雷射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15:30-15:50 | F-162 路面平均照度理论分析及测量方法的研究 |
申其豪(云南师范大学) | |
15:50-16:10 | F-294 关于曝光时间影响IV测试的探究 |
张睿(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 | |
16:10-16:30 | F-296 基于I-V曲线测试的串并联失配计算方法-齐志伟 |
齐志伟(信阳师范学院、建筑节能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信阳师范学院新能源技术检测中心 ) | |
16:30-16:50 | F-332 基于户外实证平台对光伏组件发电性能的对比分析 |
穆云龙(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
16:50-17:00 | 休息 |
17:00-18:00 | 张贴报告交流 (内蒙古大学 研究生楼展厅) |
| No.298 利用组串逆变器采集系统对不同类型跟踪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分析应用 |
| 杨磊(中科院光伏检测中心) |
| No.244 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并网光伏电站性能测试与分析 |
| 邹新京(中国科学院太阳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质量检测中心) |
| No.305 A Literature Review of Laboratory Accelerated Aging Test of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The Degradation Caused by Solar Irradiation and Temperature |
| 李晨 (China General Certification Center (CGC)) |
9月1日 星期五 下午(内蒙古大学 研究生楼 1层 107会议室) | |
主持人:邹新京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 |
13:30-14:00 | 邀请报告:FI3 强辐照湿热气候条件下光伏组件实证测试 |
刘志民(国检集团 国家太阳能光伏(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
14:00-14:20 | F-225 光伏支架基础的承载力检测 |
唐新鸣(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徐州有限公司) | |
14:20-14:40 | F-154 高效电池精准测试研究 |
刘莺(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
14:40-15:00 | F-362 聚光光伏组件发电性能测试方法研究 |
付蕊(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
15:00-15:10 | 中间休息 |
15:10-15:30 | F-238 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集成应用推进措施研究 |
李海玲(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
15:30-15:50 | F-257 安装质量检测在电站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
胡崇智(保定中科新能源系统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
15:50-16:30 | 休息 |
16:30-17:30 | 大会优秀论文颁奖和闭幕式 |
具体日程或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请以现场日程海报为准。咨询电话:
内蒙古大学秘书处
金志欣老师
电话:15848179707
邮箱:443784624@qq.com